眾所周知,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,這不僅得益于我國農業種植面積的遼闊,而且與我國悠久的農業種植歷史密切相關。甲骨文中已發現受精卵的萌發。《詩經》中有除草堆肥的記載,使谷子長得很茂盛。而到了戰國時期,人們明確提出:“捂面畝,荊棘草在谷,糞田多,農民普遍。”由此可見,施肥一直是農耕的重要內容,甚至有人提出:“田里蓄勢,還有糞灌。”
在周禮中,根據土壤的不同性質,選用不同的肥料改良土壤,稱之為“肥種”。在此基礎上,宋代發展了“糞藥說”。后來,人們認識到施肥還取決于氣候和作物,即所謂的“三適”施肥:適時、適土、適物。當然,在現代農業的發展中,為了進行更科學的施肥,土壤肥力測定儀更是受到人們的青睞。
那么,與傳統的施肥方法相比,土壤肥力測量有哪些優勢呢?
要知道,傳統施肥雖然延續至今,但并不科學,很多時候農民只能靠自己的經驗來開展施肥工作。這極易導致化學物質濫用,使農業環境受到更為嚴重的影響。當肥料過多時,不僅不能保證作物的健康生長,而且土壤緊實、鹽堿化的風險也會逐漸增大。利用土壤養分速率儀測定土壤養分狀況,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,從而達到施肥的效果,從而保證土壤始終處于良性水平。
實際使用該儀器測定土壤養分結構的土壤肥力并對癥下藥,對癥下藥是一個道理,只有對土壤有了一些基本了解,土壤狀況才能在5月份“對癥下藥”,實現均衡施肥,維護土壤健康,節約農業投入成本,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,這是土壤養分測速儀的基礎和價值所在。
基層農業技術部門要用好土壤肥力測定儀等快速測土儀器,幫助農民更好地了解測土和配方施肥技術,通過科學的土壤管理,讓農民嘗到科學種田的好處。因此,為了讓更多的農民能夠對土壤狀況“對癥下藥”,利用土壤養分測壓儀幫助農民解決現代農業問題,避免盲目施肥對農業生產和環境的嚴重影響,也是非常必要的,通過科學施肥,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益。